读屏时代,“听书”如何拓展阅读新场景?|
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(记者 上官云)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,走在通勤路上,你会戴上耳机,用“听书”的方式来打发这段时间吗?对不少人来说,答案可能是肯定的。 日前公布的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成果显示,有38.5%的成年国民表示在2024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,高于2023年的36.3%。 “读屏”时代,科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,同样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。 “听书”的人,越来越多? 需要注意的是,“听书”并不是单纯指听一本书的音频版。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介绍,听书或者说“有声阅读”,是通过“声音”来收听图书相关内容,包括图书朗读、故事、外语学习等。 眼下,从调查数据来看,选择“听书”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多。 早前公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,2020年,我国有三成以上(31.6%)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;而在今年的调查成果中,这个数据变成了38.5%。 人们“听书”的渠道又各不相同。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,通过“移动有声APP平台”听书的国民为24.1%;有15.1%的人选择通过“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”听书。 此外,还有9.5%的人选择通过“智能音箱”听书;分别有7.2%和5.8%的人选择通过“广播”和“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”听书。 徐升国介绍,上述数据清晰地显示,“有声阅读”正在成为国民阅读一个新的增长点。而“听书”渠道,亦呈现多元发展的特点。 有声阅读,应运而生 地铁上、咖啡店乃至健身房……戴着耳机、利用碎片时间刷手机的人,并不鲜见。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“听书”?徐升国分析,有声阅读属于“应运而生”,与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,是一种新的知识获取方式与阅读方式。 “技术进步、经济发展,带来了手机和智能音箱等工具的出现与普及,有声阅读平台上线大量有声书资源,为人们利用通勤、做饭等碎片化时间听书提供了便利。”他解释。 简单来说,这在一定程度上“解放”了双眼,人们可以一边处理手头的工作,一边通过“声音”来听故事、学习知识等等,提高了对时间的利用率。 此外,徐升国认为,对视障人群、一些老年人以及儿童来说,“听书”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,使他们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。这些因素,也促进了“听书”这一新型阅读方式的蓬勃发展。 “听书的出现,扩展了传统纸书阅读的边界,也使得阅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。”徐升国认为,因此,这种特殊的阅读方式,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。 如何助力深度阅读? 数字化时代,当碎片化的时间被利用起来,有声阅读能否有效助力“深阅读”? 对这个问题,徐升国表示,大家通过手机等工具,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阅读,一方面拓展了阅读场景,但一方面,也容易使碎片化阅读成为很多人的阅读习惯。 作为阅读研究者,他认为,深度阅读的价值是浅阅读无法取代的。在数字化时代,要充分发挥碎片化阅读的优势,引导更多人将更多时间用于阅读。 而且,在“听书”的同时,人们也要有意识地在浅阅读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度阅读、整本书阅读,耐下心来,多去系统性地读一读经典之作。 “将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、浅阅读与深阅读深度融合,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,从而使阅读愈加深入、全面,有效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、创新能力。”他说。(完)
搜狐小时报:大地资源高清在线播放-资源丰富尽在掌握
2025.05.01,四平青年2电影完整版在线高清观看推荐🐨🐪🕊️深入解读karma与英雄联盟中的策略运用🐇🦦好妈妈5电影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与影评⛔每次回娘家都与父亲发生争吵的深层原因解析
麻花影视永久免费版软件特点
2025.05.01,帝王由于肚子太大坐不下分享趣味与健康的生活经验🐃🍰纷简历在线简历模板下载让你轻松制作职业简历🦙🐎半夜装睡配合孩子阴阳调和🚨🍺星空传媒XK8004的使用功能与特点详解
早报:瑶脸红流口水流眼泪翻白眼
2025.05.01,清宫性格分析杨启英:深度解读性格特点与影响☣️51CG1平台吃瓜群众精彩内容🐷搂着女儿睡觉的父亲分享控制不住自己情感的真实瞬间🔓💥梦想三国中孔明任务答案的详细解读与技巧
解读星空传媒XK8015王拉拉升职记中的职场故事与启示)
2025.05.01,英语课代表的可爱形象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🔉🧬王者荣耀阿离咬铁球流口水图片分享与创意🍿果冻传媒2021网站的使用方法与特色🦄🧬MD传媒免费播放资源在线观看享受优质影视体验
据报道:ios地牢猎手4游戏存档备份与恢复方法
2025.05.01,分享18岁macbookpro最佳使用体验推荐必备软件与应用🦡深入了解一带一路项目对经济的影响与未来发展潜力🐀xl上司中文翻译项目集数查询🪲如何通过开襟旗袍进行双人运动锻炼
我可以尝试在校园生活中稍微融入你
2025.05.01,张津瑜全程视频的精彩瞬间回顾🐑获取14MAY18系列免费资源🛡️🍍永久939W乳液78🥞🍷成品人和精品人的特点深入分析与对比
责编:陈乐融
审核:阮某
责编:陈哲